曾氏始祖 巫。為鄫國國君姒時泰世子。姒時泰欲立外孫,姒巫為自保,引魯國勢力以抗莒。魯襄公母定姒為鄫女,推為姒世美之姊妹,鄫子姒世美為魯襄公舅,姒時泰與魯襄公為表兄弟,兩國有舅出之誼,魯襄公為姒巫表伯叔輩。周靈王四年、魯襄公五年(西元前五六八年),姒巫以魯國大夫身分隨魯國叔孫穆子叔孫豹出使晉國,完成鄫國附屬魯國之儀式。秋九月二十三日,魯襄公與晉悼公及宋、陳、衛、鄭、曹、莒、邾、滕、薛、齊、吳等國會盟於戚(今河南濮陽)抗楚,叔孫豹認為鄫國附屬魯國對魯國會盟不利,令鄫國大夫以獨立國代表身分與會。周靈王五年、魯襄公六年(西元前五六七年)七月,莒國公子入繼鄫子,《春秋》譏之,視同莒國滅鄫。晉國責難魯國任莒公子入主鄫國,季武子季孫宿使晉說明。姒巫去國奔魯,去邑為曾氏始祖。周靈王七年、魯襄公八年(西元前五六五年),莒國入侵魯國東境,以劃定所佔鄫國疆界。周景王七年、魯昭公四年(西元前五三八年)九月,莒著丘公即位,未安撫鄫國,鄫國叛莒,莒廢鄫國,魯國收撫之。曾巫葬武城東山。


二祖 夭。為魯國季武子季孫宿家臣,《左傳》〈昭西元年〉載周景王四年(西元前五四一年)曾夭為季武子駕車迎接出使鄭國之政敵叔孫穆子叔孫豹返國。葬東山。

三祖 阜。為魯國叔孫穆子叔孫豹家臣。《左傳》〈昭西元年〉載周景王四年(西元前五四一年)曾阜勸說叔孫豹會見季武子。
四祖 點,字子皙,號箴,魯國費縣南武城人,妣上官氏,生參,繼娶一女。師事孔子,小孔子六歲,為孔子三十餘歲時之第一批學生,《論語》〈先進〉、《四子侍坐章》載,點與孔子和子路、冉有、公西華於暮春三月同遊魯國曲阜城南之沂水岸,孔子盛贊其志向澹泊。季武子季孫宿喪,往弔倚門而歌,時譽為士之狂者。曾因數曾參耕作誤斷瓜根,杖打曾參,幾乎將其送命。《戰國策》卷二記其妻上官氏親自織布維持生活。孔子周遊列國,困於陳國時,曾懷念曾點,評等其為狂放之士。唐玄宗開元二十七年(七三九年)追封宿伯,北宋真宗大中祥符二年(一零零九年)封萊蕪侯,明世宗嘉靖九年(一五三零年)尊為先賢曾子,入祀孔廟崇聖祠。
太宗世系
太宗世系一派

宗聖 曾參,字子輿。生於周敬王十五年丙申年、魯定公五年(西元前五零五年)十月十二日,小孔子四十六歲,《說苑》〈立本〉記其“衣敝衣以耕”。十六歲於楚國奉父命就學於孔子。曾參稟性率直且魯莽,乃立志「日三省其身」。《孔子家語》〈六本〉載,曾因耕作誤斷瓜根為父曾點杖打幾乎送命,孔子認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不可毀傷,故小杖則受,大杖當逃,責其未逃致令其父背不義惡名,曾參聞後乃登門謝師領教。曾參至孝,奉養其後母,常一夜五起,亦不離親一夕宿於外。《孟子》〈離婁上〉載,曾子養曾皙,必有酒肉。《孟子》〈盡心下〉載,曾點嗜食羊棗,曾點逝後,曾參終生不忍食,而為表敬重母親,對於名稱不美的街道(勝母之閭)則不走。《禮記》載,曾點卒時,曾參淚如滴泉,水漿不入七日,以後每讀〈喪禮〉,則泣下沾襟。曾任官於莒、齊。《韓詩外傳》載,父母逝後,曾至楚國任官,五十歲時,齊聘以相、楚迎以令尹、晉迎以上卿,皆不就。傳學孔伋(子思),述《大學》,著《孝經》,主張仁與孝。卒於周考王六年丙午年(西元前四三五年),享年七十一歲,葬於濟寧州嘉祥縣南四十裏,武山西南玄寨山之麓。唐高宗總章元年(六六八年)二月十九日,皇子李弘釋奠於學贈太子少保,唐睿宗太極元年(七一二年)贈大子太保,唐玄宗開元二十七年(七三九年)封郕伯,北宋真宗大中祥符二年(一零零九年)夏閏五月封遐丘侯(郕侯),北宋徽宗政和六年(一一一六年)夏六月太常寺奏侯爵與孔子同名,改封武城侯,南宋度宗鹹淳三年(一二六五年)春正月封郕國公、元文宗至順元年(一三三零年)秋閏七月封郕國宗聖公。明世宗嘉靖十年(一五三一年)夏閏六月尊為宗聖曾子。嘉靖十八年(一五三九年),永豐房東宗五十九派裔孫曾質粹起世襲翰林院五經博士,民國後為宗聖曾子奉侍官。妣公羊氏,敕封一品夫人。生子三,元、申、華。
太宗世系二派 元,字子元,仕於魯國。配高陽氏,生子西,二人同葬嘉祥縣南武山,副室侯氏,生子中。弟曾申為費國季昭子季孫強家臣,一說《左傳》係曾申根據費國季氏史記《春秋》所撰者。

太宗世系三派 西,字子照,生於周貞定王二十五年丁酉年(西元前四四四年),從曾申學《詩經》,仕於魯國,周威烈王元年(前四二五年),見任魏文侯教席之卜商(子夏)於魏國西河,魏文侯欲之,不受而去。配左氏,生長子欽,副室諸葛氏,生子鐸、錫。周烈王七年壬子年(西元前三六九年)歿。後世追封鎮江侯。

太宗世系四派 欽,字子敬,官都檢大夫(都檢吏),配穀梁氏,生長子得,繼室周氏,生子莊筐。欽與二室同葬嘉祥縣富春坪。
太宗世系五派 得,字若得,配蔔氏,生長子羨,繼室歐陽氏,生子美。任徐州刺史,封平海侯。葬富山。
太宗世系六派 羨,字學餘,娶繆氏,任撫州都提點、平陽徐州刺史,葬嘉祥縣武山。
太宗世系七派 遐,字子盛,娶言氏,生二子煒、盈。官陜邑太守、揚州刺史。葬嘉祥縣武山西向。
太宗世系八派 煒,字子美,生於周赧王四十一年丁亥年(西元前二七四年)十月二十八日,卒於西漢惠帝六年壬子年(西元前一八九年)。娶郯氏,生子樂。官至漢朝工部尚書、尚書令。葬嘉祥縣南武城祖山。
太宗世系九派 樂,字訓韶,娶周氏,生子浼,繼娶洪氏,生子況。官山陰縣令有功,漢封都鄉侯。葬東山麓。歐陽修〈與曾鞏論氏族書〉質曾樂名不見於史書年表。
太宗世系十派 浼,官東陽太守、上谷太尉,娶伏氏。合葬東山麓。子旃、光。光裔子枋家長沙。
太宗世系十一派 旃,字伸勤(仲功),官中壘校尉、冀州太守,太子東宮使,娶鄢氏。葬武山西。子嘉。
太宗世系十二派 嘉,娶鄭氏,繼娶歐陽氏。官安縣主簿。葬伴父。子寶、頃。
太宗世系十三派 寶,字惟善,配歐陽氏,生長子琰,繼娶王氏,子璜、璟。官漢武威太守、車騎侍郎,葬武山西向。
太宗世系十四派 琰,娶鄔氏,官提舉副使,冀州禦史、武城太守、車騎侍郎,西漢封都鄉亭侯。夫婦合葬武山西向。子據、援。

太宗世系十五派 據,生於西漢元帝永光元年(西元前四二年)正月初七日,娶陳、劉二氏。劉氏為漢宗室。官冀州禦史,平帝封都鄉侯,有功加關內侯。因恥事王莽,於新始建國二年(西元十年)十一月十一日,集合全族二千人自山東南下渡長江,避於豫章郡,家江西廬陵縣(今吉安市永豐縣)吉陽鄉,復遷至鶯遷鄉,卒葬於吉水仁壽鄉。東漢明帝永平六年(西元六十三年)三月十五日,追封吉陽郡公,二室均受封吉陽郡主,劉氏封吉陽郡一品夫人。公為江右吉陽房祖,為蕉嶺曾氏第一遷。歐陽修〈與曾鞏論氏族書〉質曾據名不見於史書年表。子闡、瑒。玉。

太宗世系十六派 闡,娶文氏,生長子植,副室王氏,子懋、楫、橫。夫婦合葬廬陵縣吉陽

鄉。

太宗世系十七派 植,字植賜,娶李氏,生長子燿,官諫議大夫。繼娶蕭氏,子炯、炳。葬

仁壽鄉南向。

太宗世系十八派 燿,一名耀、曜、萬,娶胡氏,生長子培,繼娶文氏,子城。東漢光武帝

時任諫議大夫、福州刺史、禦史。葬吉陽鄉祖山趾南。

太宗世系十九派 培,字本固,娶陳氏,同葬廬陵南籔坪,生長子德,副室張氏,葬魚山,

子行、征。

太宗世系二十派 德,葬仁壽鄉南向。配董氏,葬夫所趾南。子珣、珍。

太宗世系二十一派 珣,字貴紋,娶朱氏。三國魏時官中郎將官,葬仁壽鄉。子渙、震、忽。

太宗世系二十二派 渙,一名煥,娶劉氏。西晉封景陽侯。夫婦合葬仁壽鄉上查。弟震、忽立韶州房。子梓、曜。

太宗世系二十三派 梓,字伯埼,娶丁氏,葬仁壽鄉南向。子勰。

太宗世系二十四派 勰,字思協,生於西晉武帝太康八年(二八七年)二月二十五日,娶文

氏,官鎮南司馬。東晉成帝鹹和三年(三二八年)九月,於廣州擊破前交州刺史張璉叛軍,事載《晉書》卷七。卒於東晉哀帝興寧二年(三年),夫妻合葬於荊田鄉斧形山。子端。

太宗世系二十五派 端,瑞,一名端仁,字正冀,娶胡氏。子鉉、鋐(道始)。鋐官梁朝車

騎將軍。

太宗世系二十六派 鉉,字道遠,娶蕭氏,官梁朝大司馬。葬仁壽鄉。子海。

太宗世系二十七派 海,一名炅,字海道,娶楊氏,官黃門侍郎、襄州錄事參軍。夫妻合葬上查。子璜、琦。

太宗世系二十八派 璜,娶謝氏,合葬仁壽鄉。子興、田。

太宗世系二十九派 興,字兆發,娶張氏,生長子隆,繼娶羅氏(熊氏),生子陳、陂。夫妻合葬於荊田鄉斧形山。唐太宗貞觀六年(六三三年)閏八月十八日,中書令溫彥博、太子舍人、吏部尚書高士廉奏請制定《氏族志》,命曾氏定譜,曾氏唐譜自興始。

太宗世系三十派 隆,字迪惠,娶宋氏,合葬上羅浣。子鈞。

太宗世系三十一派 鈞,字洪舉,生於隋文帝開皇十七年(五九七年),娶王氏,官至唐給事中。卒於唐高宗永徽元年(六五零年),夫妻合葬於荊田鄉斧形山。子幀

太宗世系三十二派曾謀,字以忠。子丕、巹。

太宗世系三十三派 丞,一名巹,娶何氏,自廬陵吉陽鄉上黎堡徙螺絲嶺凹宅後裏小崤凹大中坑,再遷永豐,為永豐房祖,官陳尚書,至唐司徒、司空兼尚書令。與何氏合葬石獅嶺上窯岰蜘蛛形,繼娶羅氏(鄒氏),葬廬州吉水蘆荻塘寅向。子珪、舊、略。

太宗世系三十四派 珪,字子玉,娶蕭氏,封魯郡開國公,仍居廬陵吉陽。子寬、綽、豐、暉、隱。

太宗世系三十四派 舊,字惟人,生於唐玄宗天寶元年(七四二年),代宗大曆十一年(七七六年)進士。娶王、趙二氏,後合葬中義鄉銀櫃嶺。三娶呂氏。官至金紫光祿大夫、檢校尚書、左僕射、同中書門下平章事、上柱國。唐憲宗元和二年(八零七年)徙永豐縣雲蓋鄉望仙裏角陂大坑。

為南豐房祖,蕉嶺曾氏第二遷。堂號魯國堂,號曰:「東魯傳京府,南豐修治家」。文宗大和四年(八三零年)封魯郡柱國公。贈太尉。子宥、廣、德。

太宗世系三十五派 暉,字廣州,娶楊氏,生子國傑、國俊。國俊出為廣子。弟隱子延世(延祚)任官光州太守,唐僖宗光啟二年(八八六年)間隨光州變民軍王潮入閩,定居泉州龍山,為閩南曾氏龍山派始祖。

太宗世系三十五派 廣,名彬,號起潛,貢元,娶羅氏。合葬帶上兩金扛水形。無後。暉次子國俊入繼。

太宗世系三十六派 國俊,名雋,字孝敘,行小三郎,唐武宗會昌五年(八四五年)進士,娶嚴氏,葬台嶺屋後,繼娶張氏,葬山灣高坑辰向,三娶吳氏,葬田堆上庚向。官兗州太守,歸隱中圃莊舍榜種菊坡,後名知府坵,錢塘羅隱撰記,葬於源蛇形,觀性寺後台嶺下黃家舍仙人踏足形。子萬、千、彝。

太宗世系三十七派 萬,字持盈,行五郎,娶何、楊二氏,任鎮南將軍,與二十四派勰名熏相將。以南康逸士名。以軍功賜田虔化(寧都)縣清泰鄉四都鎬源村千畝而家焉。與妻叔何德捨浚源田九十三石魚塘山地及老鴉崗井頭二地莊基,創浚源院。宋元祐年後為避金,浚源院駐院乃改觀性寺。葬浚源院門樹下亥向。明世宗嘉靖元年(一五二二年)及明神宗萬曆年虹房裔孫為之立碑記事。娶何氏,贅樵罔何盛翁女,副室楊氏,三娶李氏,同葬。子泳、淵、沂。

太宗世系三十八派 沂,字期達(期大),行十三郎,官豐城令,累贈光祿大夫。娶楊氏,生子蟠,葬田堆上坤向、繼娶王氏,籍湖坪,王宜尉女,封寧德夫人。葬黃沙拖螺江蛇形坤向,生二子蟾、虹。葬望仙裏荊田岰吳宅後虎形寅山申向。虹遷虔州寧都鎬源上村。

太宗世系三十九派 蟾,字可大,配戴氏,籍花坑,繼娶蔔氏。官金紫光祿大夫、國子祭酒,封魯國大夫,徙虔州西門,為西門房祖。夫妻同葬南雄界下雄雞鼓翼已向。生五子洪祥、洪立、中立、中美、中彥。

太宗世系四十派 中彥,字宗俊,娶吳氏,官唐通直郎,因唐僖宗乾符年間黃巢稱亂一度返寧都鎬源,乾符五年(八七八年),虔州陷落。公遷居福建汀州寧化縣懷德鄉郎馬墩下石壁下柑欖村(橄欖樹村)。為蕉嶺曾氏第三遷。子美、良、俊。葬汀州府城外南山文殊古剎後,配吳氏葬寧化縣翠華山已向。長子美,未同父中彥遷寧化,徙江西臨江新淦縣。良衍江西石城縣石壁下。俊衍福建寧化。寧化西北有高山隔絕贛南戰事。石壁正位於福建寧化與江西石城交界之站嶺隘東,為閩贛要道,兼為墟場。仁。

太宗世系四十一派 美,字道高,行念三郎,徙江西臨江新淦縣,葬新淦縣玉荀山午向。娶李氏,同葬。子庭、燒。 
太宗世系四十二派 庭,字舞云,行少一郎,葬新淦縣玉荀山午向。娶李氏,籍安福江背,葬新淦縣小廬山午向。一譜葬伴夫左。子澄。

太宗世系四十三派 澄,字定江,行十三郎,徙福建汀州府寧化縣懷德鄉柑欖村馬墩下,娶李氏,同葬屋後。子權。 

太宗世系四十四派 權,字惟謹,行大二郎。娶劉氏,同葬馬墩下金鉤形已向。子益甫、益用、益角。

太宗世系四十五派 益甫,字三友,行端七郎,娶古氏,同葬馬墩下金鉤形已向。子攸、作。 
太宗世系四十六派 攸,字同福,行三十七郎,娶李氏,同葬馬墩下蛇形已向。子一:球。 
太宗世系四十七派 繼球,字磐鳴,娶徐氏,同葬馬墩下。子蓮。 
太宗世系四十八派 蓮,字青久,行三十四郎,娶劉氏,同葬欖村後向。子忱、悅。
太宗世系四十九派 忱,字信甫,行少三郎,娶王氏,同葬江西新淦縣玉荀山。子茂森、茂林、茂材。
太宗世系五十  派 茂森,字瑞琪,娶王氏,同葬福建寧化縣懷德鄉柑欖村馬墩下午向。子百淐、自淐、允淐。
太宗世系五十一派 允淐,字信洵,行念七郎,娶萬氏,同葬石壁村後,一譜葬榕樹園。子紋光、紋先。 

太宗世系五十二派 紋光,字彩奇,行少三郎,娶李氏,同葬石壁村後。子裕懷、裕振、裕輪。

太宗世系五十三派 曾裕振,字玉鳴、行念二郎,娶陳氏。官至南宋、元奉政大夫。為長媳聶氏依風水師劉江東建議,自寧化遷葬於程鄉高山大坪上湖面,即梅縣高思鎮嵩山上溪口,山形為臥豬暴兜,一名黃龍出洞南向。公生子二人,長子添政,字天秩,號順辰,行十一郎,次子天禎,一名真,別名志明,字添序,行十六郎。尊為鎮平曾氏開基祖,立裕振公派。

(註)裕振公留有一詩
元宋交加闘龍蛇      目擊干戈亂如麻
兒孫若問我來處      寧化石壁是我家

(註)忽必烈至元元年(公元1264年),蒙哥逝世後的汗位爭戰中,忽必烈擊敗其弟阿里不哥,並改年號"至元"。==>此時還只是蒙古國,還不是"元朝" 
(註)至元八年(公元1271年),忽必烈建國號"大元"。==>此時才有"元朝" 
(註)至元十六年(公元1279年),張弘範發動崖山海戰,滅亡南宋。元朝至此統一全天下。==>此時"南宋"滅亡

太宗世系五十四派 裕振公派二世祖考 天秩曾公 妣聶孺人 訛為天職十郎,為元進士,官至朝政大夫、大理寺評事,歿於兵亂。

另一說: 裕振之長子,諱  政,行十郎,生於南宋端平二年(公元1235年)歲次乙未年九月十四日卯時(端平為南宋理宗之年號),南宋景定元年(公元1260年)庚申科進士,奉直大夫,官大理寺評事,卒於南宋。配聶氏,生子四:啟源、啟溪、啟滄、啟海。

太宗世系五十五派 裕振公派三世祖考 昌裔 啟海曾公 妣邱孺人天秩之肆子,行四郎,生於南宋景定五年(公元1264年)歲次甲子年三月初九申時(景定為南宋理宗之第七個年號),隨母遷居廣南東路梅州程鄉縣石窟都徐溪鄉(南宋地名)(現今廣東省梅州市蕉嶺縣新鋪鎮),原葬徐溪鄉高乾凹上(南宋地名)(明朝末年蓼陂鄉高乾凹上)(現今廣東省梅州市蕉嶺縣新鋪鎮高乾上),母聶婆墳墓側,後遷葬白渡前烏羅墇墀牛隔欄內土牛形。配邱氏,葬白渡前梅子坑畫眉山(現今廣東省梅州市梅縣白渡鎮梅坑村),生子二:銶(光祚)、銘(昌祚)。

太宗世系五十六派 裕振公派四世祖 光祚公 (4世)(海)--啟海公之次子,又名銘,配陳氏,生子一:應芳。

太宗世系五十七派 裕振公派五世祖 應芳公 (5世)(山)--光祚公之子,配藍氏,生子一:順。

太宗世系五十八派 裕振公派六世祖 順公 (6世)(水)--應芳公之子,配劉氏,生子七:宗仁、宗義、宗禮、宗智、宗信、宗韜、宗成。

太宗世系五十九派 裕振公派七世祖 宗信 曾公 妣陳孺人

太宗世系六十  派 裕振公派八世祖 德勝 曾公 妣陳,侯孺人

太宗世系六十一派 裕振公派九世祖 舉南 曾公 妣溫孺人

太宗世系六十二         派  裕振公派十世祖  諱 崇高 號 松軒 曾公 妣梁孺人,由橋角千上番仔為開基組

太宗世系六十三 派 裕振公派十一世祖 震 曾公 妣鄧孺人

太宗世系六十四派 裕振公派十二世祖  嘉虎 曾公 妣謝孺人

太宗世系六十五派 裕振公派十三世祖 益宇 曾公 妣徐孺人

太宗世系六十六派 裕振公派十四世祖 號 雲魁 諱 文旺 曾公 妣賴孺人

太宗世系六十七派 裕振公派十五世祖 華可 曾公 妣劉孺人 生二子 孫達,孫文

太宗世系六十八派 裕振公派十六世祖 孫達 曾公 妣盧孺人

太宗世系六十九派 裕振公派十七世祖 鳳田 曾公 妣宋孺人

太宗世系七十派 裕振公派十八世祖 福軒 曾公 妣蔡孺人

太宗世系七十一派 裕振公派十九世祖 來台一世祖 聯榮 曾公 妣江孺人(江氏阿招) 由嘉應州上番來台祖(壬戌年7月23日生),1802(清嘉慶7年)

來台祖聯榮公三十二歲來台灣,是年壬辰年1832(道光12年)(天保3年) 四、五 月間,來台在海上被海賊所劫木匠之器具概失,足上亦受火藥所傷,隨身衣物銀錢皆無,如脫苦之難云。

聯榮公壬戌年七月二十三日巳時生,乙卯年,1915(民國4年)(大正4年)殁,享年114歲

祖婆江孺人(江氏阿招),庚午年十一月十九日未時生,乙卯年1915(民國4年) (大正4年)殁,享年105歲

壬戌年八月初三日,戴萬生作亂,聯榮公在家無走,是年子慶添十三歲,走反是日渡大甲溪河之水,是時大甲溪水甚洪大,險被水流,幸有救星,後逃至土牛阿員頭之家前門樓下寄宿,腹肌在土牛採馬蒔覓充飢,是時被南眉頂銃櫃打銃下來,幸無受傷,後逃各處而走逃反之苦難,而意教至年十一月末日始回家鄉父子聚會團圓。時居東勢角百九十一番地,明治四十一年轉居東勢角庄十九番地。

太宗世系七十二派 裕振公派二十世祖 來台二世祖 慶添 曾公 妣劉孺人 庚戌年(1850道光30年)(嘉永3年)十一月九日生,丙申年(1896光緒22年)(明治29年)殁,子 賢霖,維霖,江霖,江河

太宗世系七十三派 裕振公派二一世祖 來台三世祖 江霖 曾公 妣羅孺人(曾羅右妹) 己丑年(1889光緒15年)(明治22年)拾月十二日生,民國五十六年二月殁,慶添公之叁子,子 昭宏,昭灥,昭炑,昭炳,昭雄,昭文,昭龍,昭鳳。舊居地改名台灣省東勢鎮中寧里本街匠寮巷三十五號。

祖婆羅孺人(曾羅右妹)民前15年,1897(光緒23年)(明治30年)生,民國87年3月殁,享年102歲。

太宗世系七十四派 裕振公派二二世祖 來台四世祖 昭炑 曾公 妣林孺人 辛酉年1921(民國10年)(大正10年)5月12日生,民國73年12月殁,江霖公之叁子,子(憲字輩) 任甘,任炫,任秋,任章。時居台北市農安街現址

太宗世系七十五代 裕振公派二三代 來台五代 任炫,妻曾葉桂榮,昭炑公之次子,生二子(慶字輩) 俊元,次丘

太宗世系七十六代 裕振公派二四代 來台六代 次丘,妻黃筱惠,任炫次子,生二子(繁字輩) 定軒,弈帆

曾氏聯榮公派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曾氏 台灣 聯榮公 派,為 宗聖公 太宗派 第七十一代 裕振公 派第十九代 來台開基一世祖,為 啟海公 房系。

子孫為宗聖公第七十六代 裕振公派第二四代 來台第六代(慶字輩) 次丘,有鑑於歷史及宗族責任,依照現有曾氏家譜手抄本,再彙整網路上有關曾氏一族家譜,追本溯源。希望能提供世界各地宗親們認識在台灣台中東勢鎮來台祖聯榮公一脈的傳承,並與宗親們交流。本部落格因手中資訊微薄,只有裕振公以下很簡略的手抄資訊,對於祖宗的事蹟多有蒐集網路上查閱曾氏宗族資料,及擷取連貫之用,如原著者不悅而引發侵權,煩請告知移除,謝謝!

曾氏聯榮公派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 復聖顏回,字子淵,又稱顏淵。春秋時魯國人。

他是孔子所認為最得意的弟子,《論語》中記載顏回之處,總是稱讚的多。

後世尊他為「復聖」稱「聖」是因他有「聖人之一體」,稱「復」,是因他能做到「克己復禮為仁」的最高功夫,為四配之首。

2. 宗聖曾參,字子輿。皙的兒子,春秋時魯國南武城人,是孔子弟子。

他是孔子道統的繼承人,孔子去世時,他才二十七歲。他做學問、替人謀事、交朋友等,每天必定三次反省自己。

《大學》和《孝經》是孔門學說中最精闢的兩部著作,孔子在傳授道統時特別對曾子口述,而由曾子筆述成書的。後世尊他為「宗聖」,是四配之二。

3. 述聖孔伋,字子思。父名鯉,祖父孔子曾直接教過他,為曾參弟子,獨能傳授孔門心法。

受困於宋,而作《中庸》。《中庸》乃儒家人生哲學的名著,論心性多精語,宋明理學家奉為圭臬,所謂「不偏,不易乃中庸之道。」

宋朱熹作《中庸章句》,乃與《大學》、《論語》、《孟子》並列為四子書。

卒年六十二歲,因述聖祖之業,後世稱為「述聖」,是四配之三。

4. 亞聖孟軻,孟子名軻字子軻,戰國時鄒國人,即今山東省鄒縣。

孟子學成之後,為儒家的傳人,由於其生卒年月難以詳考,說法亦多有差異,而以其享年八十以上者居多。

《孟子》七篇是他在家鄉講義論道,由其弟子記其言行的一部書。其學說是尊王賤霸、重仁義、輕功利。

孟子比孔子晚生一百年,其一生遭遇和孔子極為相似,是孔子之後儒家第一人,將儒學盡力宣揚並予光大,

後世儒家每以孔孟並稱,尊他為亞聖,僅次於至聖孔子,亦為千古的聖人。

曾氏聯榮公派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近代就一般認為《論語》之成書,是由曾子或由其門人子思(孔伋)等所主導編輯,理由如下:
(一)《論語》都隱含著強烈的曾子風格,貫穿著重禮、重行証的精神內涵——克己復禮、忠恕。
(二)《論語》中對子張、子夏在不少地方都隱有批評的用意。相反,對顏淵、曾子等人,評價都非常正面。故不可能如漢魏學者所提出之說,如:東漢經學家鄭玄云:「仲弓、子游、子夏等撰」; 魏宋均附注的《論語崇爵讖》說:「子夏六十四人共撰仲尼微言,以事素。」難道子夏會著書罵自己?)
(三)曾子是孔子最年輕的弟子之一,又是在“一以貫之”之道上獲得過孔子印証的人,這符合曾子在《論語》中出現的場合、身份、時間、重要性等等事實。《論語》中,曾參自始至終尊稱“曾子”,曾子的語錄也很多,而且非常重要。
(四)從各篇順序與孔子《周易·序卦傳》內容的吻合上看,《論語》編輯者曾仔細研究過孔子以《周易》論証道、德的內容,但《論語》內文談詩談禮談樂,卻刻意回避談《周易》,可見此編輯者不是《周易》的正傳,於《易》不精,而曾子也頗符合這一特點。
(五)從已知的史料看,曾子死於公元前436年,《禮記·坊記》中子思曾引用《論語》:“三年無改於父之道,可謂孝矣”。子思死於公元前402年,所以《論語》成書當不早於公元前436年,不晚於公元前402年,此時間點與曾子主導編輯《論語》並不矛盾。
(六) 曾子之門生如子思等亦應有參與編書當中。
在《論語》中,孔子稱弟子皆稱字號,唯曾參被稱為「曾子」,故書中內容就被認為可能是曾子弟子所集。且曾子為孔門弟子中年紀較輕的弟子,晚年定居魯國整理、領導儒家,故曾子弟子所集的可能性很大。
而曾子死後之主導編輯者,很可能為孔伋(子思)。子思為孔子之孫,在孔門之中地位尊隆,而且是曾子門人。所以他能使眾曾子弟子將材料彙聚到一起,最後由其進行整理、選輯、編訂。

曾氏聯榮公派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小弟認為,曾子的地位不應低於孟子,只因孟子受當時當政者的推崇,又是周氏後裔,因此半吹半捧的,而犧牲掉曾子在儒學上的地位。

 

以下是小弟所持的看法

1:名列四書中的大學原為論語裡面禮記第四十二篇獨立出來的,而論語的彙整編排,比較可靠的歷史是子思及曾子門生所彙總(當時曾子已死),而子思雖為孔子的孫子,卻是師承曾参。

因此曾参的門生在編列有關孔子講學的內容而成的"論語",當然是大部分來自曾参口述,及曾参其他同門師兄弟的資料。所以合理懷疑所謂的四書之首"論語"中是否其中也多有包含了曾子思想。所以小弟認為與其說四書之首"論語"是"孔子思想",倒不如說是"孔曾思想"還來的貼切。

 

2:論語 "子曰:「參乎!吾道一以貫之。」曾子曰:「唯。」子出。門人問曰:「何謂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後世多半譯為孔子問"曾参啊!我的學說貫穿著一個道理"

這部分難道沒有另一種解釋為:"曾参阿!我的道理只有你一人能貫徹之。曾子說"知道了",此話似乎也透露了接班,傳承衣缽的意思,而後也才有子思(孔子的孫子)拜入曾子門下為師的合理解釋。使我嚴重懷疑歷史上對於曾子的評價是否受到不平等待遇。

 

3:曾子既然師承了孔子的忠恕之道,又著有"孝經"及"大學",力行孝道,三省其身,可說盡得孔子真傳,與禮記裡面的 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互相呼應。

然而曾子性情沉靜,不屈從、不苟合,齊國欲聘之為卿,辭而不就。《韓詩外傳》說曾參五十歲時,「齊聘以相,楚迎以令尹,晉迎以上卿,皆不應命。」因此合理懷疑若非曾子當初沒有仕官參政,而少了政治上的色彩,因此歷代對於主張平民百姓最基本倫理道德的曾子,被置於孟子政治上所主張的政治哲學,即仁愛,以及人生哲學,即性善 之後。

 

4:歷代對於曾子的印象評價以論語中的"子曰:参也魯"來詮釋曾子資質魯鈍。

但是以時空背景而言,春秋戰國時代字體為金文體(大篆)與甲骨文並存,說文解字中("說文解字"最早出現在東漢,除了儒家經典"爾雅"外,應屬於最接近春秋戰國時代的字典),魯的字義是:"鈍詞也",也就是 沉默無語的,遲鈍的。

《爾雅》是中國最早的一部解釋詞義的書,也是世界上最早的一部詞典,它的作者歷來說法不一。有的認為是孔子門人所作,有的認為是周公所作

《說文解字》簡稱《說文》,是一部中國東漢許慎編著的文字工具書

如果以說文解字中的另一個字義來詮釋曾子,那是不是就能解釋為曾子的個性較沉默寡言,或是謹言慎行呢?

而後世不依最接近該朝代的字典來詮釋,也許斷章取義,也許評論者該朝代的字義已經簡略掉魯的另一個字義,要給曾子冠上遲鈍的個性。

但倘若如此,又何以孔門弟子中只有曾子得到真傳,同門師兄弟中何以拜在曾子門下最多人?

 

5:孟子的地位在宋代以前並不很高,自中唐的韓愈著《原道》,把孟子列為先秦儒家中唯一繼承孔子「道統」的人物開始,出現了一個孟子的「升格運動」,因此孟子其人其書的地位逐漸上升。這更是狗屁不通的道理,除非韓愈真的領悟透徹了儒家精神,否則有何立場去評論誰是唯一繼承了孔子的「道統」。

孟子師承子思(即孔子之孫),子思師承曾参。要知道孔子的兒子孔鯉(即子思之父)比孔子早死,表示子思與孔子是在同個年代相遇的,但為何不是孔子親自嫡傳,而是拜曾参為師呢?唯一合理的解釋,若不是曾参得到孔子之真傳及授權,孔門弟子當代尚多,又何獨由曾子教導子思呢?

 

以上是小弟在彙整族譜溯源時,對於宗聖公之資料多方比對而得來的愚見,並非抨擊其他儒學聖賢,而是縱觀歷史上對比 孔子 曾子 子思 孟子 顏子的評價,對於宗聖公的歷史定位竟不及孟子感到委屈,也許...就連孔夫子的孫子 述聖公子思(主導論語編製者)也都委屈了。

 

曾氏聯榮公派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傳說故事

傳說曾子於瓜田除草,不慎割斷瓜根,曾點大怒,用棍子將曾子打昏,倒於瓜田,良久始甦,曾子清醒後向父親認罪,他隨後操琴唱歌,以示身體健康。

孔子知道這事後,告訴曾參說「小杖則受,大杖則走,今參委身待暴怒,以陷父不義,安得孝乎!」曾參說:「參罪大矣!」。

 

齧指痛心

「曾參,字子輿,事母至孝。曾參採薪山中,家有客至,母無措。參不還,乃齧其指。參忽心痛,負薪以歸。跪問其母,母曰:有客忽至,吾齧指以悟汝耳。」

這就是古代著名的「二十四孝」中的「齧指痛心」。曾參入山打柴,家裡來了客人,母親不知所措,就用牙咬自己的手指。曾參忽然覺得心疼,背起柴迅速返回家中,跪問緣故。母親說:「有客人忽然到來,我咬手指讓你知道。」

曾子是著名的孝子,因此對母親傳出的資訊有著很強的感知力。後人也以詩頌之:「母指方才齧,兒心痛不禁。負薪歸未晚,骨肉至情深。」

 

曾參殺人
另見:三人成虎

《戰國策·秦策二》記載:「昔者曾子處費,費人有與曾子同名族者而殺人。人告曾子母曰:『曾參殺人。』曾子之母曰:『吾子不殺人。』織自若。有頃焉,人又曰:『曾參殺人。』其母尚織自若也。頃之,一人又告之曰:『曾參殺人。』其母懼,投杼逾牆而走。

說的是曾子住在費的時候,有一個名字也叫曾參的人殺了人,有人去告訴了曾子的母親,曾母開始時還表示相信自己的兒子不會殺人,繼續紡織,等到第三個人來說同樣的事情的時候,曾母也怕了起來,翻牆逃走了。後世用這個典故來比喻人言可畏。

 

曾子殺彘

曾子殺彘,或稱「曾子殺豬」、「曾子烹彘」,一則關於兒童教育和誠信的故事,始載於《韓非子·外儲說左上》。原文如下:

曾子之妻之市,其子隨之而泣。其母曰:「女還,顧反為女殺彘。」妻適市來,曾子欲捕彘殺之。妻止之曰:「特與嬰兒戲耳。」曾子曰:「嬰兒非與戲也。嬰兒非有知也,待父母而學者也,聽父母之教。今子欺之,是教子欺也。母欺子,子而不信其母,非所以成教也。」遂烹彘也。

一天,曾子的妻子要到集市去買東西,她的兒子哭鬧著要一起去,曾妻就哄孩子說:「你要是回家去,媽媽回來後就給你殺豬吃。」曾妻 回來後,曾子就拿起屠刀去殺豬。曾妻急忙制止道:「我只是哄孩子玩的。」曾子說:「孩子可不是和你玩的呀!他不懂事,什麼都要向父母學習,聽從父母的教 導。現在你哄騙他,就是教他以後騙人。母親欺騙兒子,兒子就不相信母親,這就不能把孩子教育成人。」最後,曾子把豬殺了給孩子吃。

曾氏聯榮公派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曾子自唐高宗始有封贈,宋有追加,宋度宗時升列四配。明正統時重建專廟。明嘉靖時,訪求曾子後裔,授以世職。

其歷代主要的封贈如下:

178年(漢靈帝光和元年),敕畫曾子像於七十二子之中。
668年(唐高宗總章元年),贈曾子為太子少保(1)。
712年(唐睿宗太極元年),加贈為太子太保。
720年(唐玄宗開元八年),特塑曾子像坐於十哲之次並諧御制曾子贊。
739年(唐玄宗開元二十七年),贈曾子為郕國伯[4]。
1009年(北宋大宗祥符二年),晉陞為瑕邱侯[5]。
1111年(北宋徽宗政和元年),改封為武城侯。
1267年(南宋度宗咸淳三年),升郕國公。
1330年(元文宗至順元年),加封為郕國宗聖公。
1539年(明世宋嘉靖十八年),敕封曾子為宗聖公。

明嘉靖12年,曾氏東宗嫡派後裔被封為翰林院五經博士,子孫世襲,一直到民國3年,76代翰林院五經博士曾繁山改封奉祀官,民國24年改稱宗聖奉祀官。

曾氏聯榮公派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曾子的祖先是夏禹的後代,姒姓。曾子的父親曾點,字皙,是孔子的早期弟子之一,行為不拘一格而有狂者的氣質,其舞雩詠歸的志向得到孔子的讚許,也成為後世儒士所追求的精神境界。

曾子生於公元前505年十月十二日(周敬王十五年,魯定公五年),少孔子四十六歲。卒於公元前435年(周考王五年,魯悼公三十二年),生於東魯(山東平邑?),移居武城,十六歲拜孔子為師,後積極推行儒家主張,是孔子學說的主要繼承人和傳播者。孔子的孫子孔伋(字子思)師從曾子。 孔伋後又傳授孟子。

魯哀公三年(公元前492年)曾參十四歲。「躬耕於泰山之下,遇大雨雪旬日不得歸,因思父母,而作梁山之歌。」(見《淮南子》) 魯哀公十六年(公元前479年)曾參二十七歲。是年,孔子卒,曾參若父喪而無服,守孔子墓。魯哀公二十七年(公元前468年)曾參三十八歲。武城大夫聘曾參為賓師,設教於武城。曾參五十歲時,「齊聘以相,楚迎以令尹,晉迎以上卿,皆不應命。」魯悼公二十一年(公元前446年)曾參六十歲。與子夏、段干木等設教於西河一帶。魯悼公三十二年(公元前435年)曾參卒,年七十一歲。

 

曾氏聯榮公派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